找到相关内容408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月溪禅师答:先悟后修?先修后悟?

      问:先悟后修?先修后悟? (重庆见明法师)   月溪禅师答:先修后悟,宜先明白此道理,照此法门去修,然后悟道,此悟乃证悟之悟,非解悟之悟;先悟后修,此悟乃由解悟修到证悟。伪山和尚说:汝等豁然贯通,修不修是两头语,除却习气就是修也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90410984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带业往主指的是什么业?

    带业往主指的是什么业?   徐恒志答:善业是菩提阶梯,与觉性相应,带去自不待言。所谓带业往生,所带的主要 是恶业,因虽然念佛,惑业尚未消除,但平时信愿真切,临终至诚,恳切,便能“伏 惑往生”——伏住惑业,使无量劫来,习气种子不起现行,心不散乱,便得往生。

    徐恒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530511363.html
  •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,而碍正法!

     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,而碍正法!勿逐悭、贪、嫉妒、我慢、鄙覆习气,而自毁伤。——蕅益大师  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、习气,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。为什么呢?它是激发感情的。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、...勿逐悭、贪、嫉妒、我慢、鄙覆习气,而自毁伤!”“逐”是追逐;不可以随顺,不可以希求。“悭”是吝啬;“贪”是贪爱;嫉妒、“我慢”就是贡高我慢,这些都是烦恼习气。烦恼断都断不了,还要天天增长,那还得了吗?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戒律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1393214178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往生后,还记得自己的眷属吗?

      李炳南答:一生到那个国土,就马上获得了神通,自然就知道他所有前世的一切事情。但所问‘他们自己’含糊不清,到底是哪一个自己呢?无量劫来,自己改头换面不知有多少了。修净土的人,要发大乘心,并非只度自己的眷属。更不能因恩爱习气不断,而阻碍了往生。

    李炳南

    往生|临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1/11010719009.html
  • 谈“沟通”

    马路上东挖西补的,常常滞碍难行;没有长远的、完善的方法,交通问题自然也就时时交而不通了。”   问:“什么是‘沟通’?如何与人沟通?不同习气、不同生活背景与知识程度的人,能否沟通?”   师言:“以现实来说,观念、目标、习气相近的,比较容易沟通。但是起点仍在个人。要先能心思平静,先能倾听;先有了可以捐弃自己成见、虚心接受别人想法的胸襟和智慧,才有真正的沟通——故所谓沟通,不是要人家和我沟通,是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证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30703349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身为学佛的人,怎样才能达到解脱?

    门路,故处于生死流转。   何谓思惑呢?就是凡夫对三界内的思想迷惑错误,如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五烦恼即是,这是著重凡夫的习气而言,一旦习气深重,对人事物贪执取舍,生大我慢,引生三界内的生死事,终无出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7291226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学佛有些人思想活泼,有些人思想较呆滞,请问这两种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,方能契机入道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在因位而论,学佛弟子,思想太过于活泼,心地无法统一和谐,易流露社会习气,沾染自性,往往不易自觉,因此,在凡夫因位来学佛,应该尽心尽力守持如来戒律,莫让身口意三业放荡,因而懈怠散慢,如此循循而进,导社会习染转化成清净自性流露,日积月累,可望道业成就。   若思想较呆滞不灵活者,是有多种因素所成,但不外乎业障所蒙蔽,个性习气所导致,甚至专心向道,虔诚过量,忘法忘己,或被法所缚,使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55412295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生到极乐,只享受快乐,还能精进修道吗?

    问: 极乐世界没有痛苦,只有快乐,往生到那个世界的人,都将候补佛位。但是,佛教教人知道苦集灭道,儒家也有忧劳兴国,安逸亡身的教训。带业往生的人,第八识田中习气未尽,一旦生到极乐,享受快乐,怎么还能精进不退? 李炳南答: 快乐可以分为两种,即欲乐和法乐。三处七宝,种种庄严,是指欲乐,这是针对娑婆众生所说的,随顺我们的习气,使我们产生羡慕的心理而求往生。只要一生到那个国土,一切事物都会...

    李炳南

    往生|净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3/20312019058.html
  • 种子现行时要识别它、改变它

      深入地观察过去,了解它们的性质,并且改变它们,这就是改变过去。过去是非常真实的。它们就是我们内心的习气……。习气永远与我们在一起,但是它们却潜藏在意识的底层。我们虽称它们为“幽灵”,...枯竭。只要我们对当下每一个细节保持完整的觉照,我们就能从中获益。这就是胜妙独处的方法。烦恼习气《胜妙独处偈》的开头一句是“慎莫念过去”。“念过去”的意思是为已经发生和消失的事物而懊丧。过去美好的事物...

    一行

    |正念|禅|烦恼|止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1361618059.html
  • 四种魔

    末法时代修行,法弱魔强,我们必须有能力辨别。什么是魔障?其实魔障不在外面,魔障就是自己的“烦恼、习气”。  佛在《八大人觉经》上讲四种魔:第一、“五阴魔”。五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第二、“烦恼魔”...烦恼是内奸,遇到外面染缘,里应外合,外魔才起得了作用。如果自己内心清净,外面魔的势力再大也不起作用。因此,降魔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烦恼、习气。尤其要注意的,我们学佛将来是想作佛、作菩萨!还是要作妖魔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1939901.html